“归途寄语”——匠谷教师德国学习心得分享
发布时间:2025-02-25 13:30:00 点击: 发布人:乔子琦
通过在近一周的体验、学习和交流,“中国匠谷优师计划”第三期参训教师对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新课程的开发、师资力量的培养及教师学生质量的评估和工业4.0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灵活的教学方法,广泛调动学生的激情,培养学生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德国教师的敬业精神、德国企业培训学生的远见、德国人的做事态度和生活方式、德国工业4.0的建设都让教师们受益匪浅。
01.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校长助理李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在德国期间的学习,我对德国职业教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德国双元制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体系、参与主体、实施过程等有了深刻的了解和直观的感受。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校企合作。首先,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将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实习机会提供等方面,确保学生获得与工作相关的实践技能和经验。第二,重视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实习、实训和工作实践,掌握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注重职业导向,鼓励学生发展职业技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支持。第四,注重培养师资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行业从业者,必须具备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第五、倡导终身教育理念。德国政府鼓励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加大投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在德国,职业教育不仅仅是学生的一段学习经历,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
02.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刘坤
德国之行让我们耳目一新,切身感受到德国人“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双元制模式下,培训紧密结合企业实践与职业学校理论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极大提升了学习效果与职业技能。企业深度参与培训过程,是双元制的一大亮点。这不仅让学徒掌握了岗位所需技能,还熟悉了企业的文化与工作氛围,缩短了从学习者到职场人的适应期。
该模式以职业为导向,精准培养企业所需人才,让学徒能迅速胜任工作岗位,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高效衔接。培训采用多元评价体系,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考核,客观地反映学徒的学习成效,激励学徒在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上协调发展。德国双元制培训在人才培养上优势显著,为我国职业教育与人才培训提供了宝贵借鉴,也让我在职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03.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数智技术学院教师张巧妹

为期一周的爱科特学院研修让我深刻学习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其核心在于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兼具“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理论学习与岗位实践高度融合,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锤炼技能,这种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学习德国职业教育培训方法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行动导向原则与完整行动模型”结合,通过项目教学、计划游戏等多元方法,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作为高职教师,我将在课程设计中强化企业真实案例转化,以"双师"素质助力学生实现从技能训练到职业胜任的跨越。
04.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教务处处长孙泽楠

此次来爱科特国际学院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让我深受启发。德国双元制将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双元制中,企业深度参与教学,不仅提供实践场地,还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说明教师应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了解行业动态,引入真实案例,让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同时,双元制强调学生中心,注重个性化培养,并且考试形式多样化,因材施教。德国双元制的成功也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保障和行会的协调作用。此次学习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在德国21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允许呆在家里。教育改革需要多方协同,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参与,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05.唐山海运职教师刘佳男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德国爱科特国际学院五天的培训中,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储备,更打开了我的国际化视野,老师们精彩的理论讲授和实训室的参观学习,都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校园与职场,理论与实践,学生与企业,为年轻人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职业发展道路,让他们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就能明确目标、积累经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先进的理念将为我校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加系统化、专业化和技术导向的职业人才培养思路。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也会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教学中,从价值观、理论知识、创新能力、技能方面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动力,为我校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6.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学院学工科科长周悦

这种双元融合模式,让我认识到职业教育绝非孤立的学校教育,而是紧密依托产业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生态系统。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局限于三尺讲台,更要走进企业,了解行业动态与前沿技术,才能在教学中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具实用性的知识与技能指导。
07.唐山海运职业学院数智技术学院教师韩昌宏
德国的行程让我深刻感受到其职业教育体系的严谨性与高效性。通过参观Eckert教育集团,我亲身体验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徒在企业中接受真实的工作训练,同时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确保了教育内容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此外,行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德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与尊重,这种“工匠精神”不仅塑造了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德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借鉴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