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社团纳新 | 曲艺社团纳新啦!

发布时间:2023-11-20 20:10:00    点击:   发布人:团委

中国传统文化


大家积极了解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唤起同学内心深处的文化认可




01

京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清代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在文学、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日、净、丑、杂、武、流等行当,后三行已不再立专行。各行当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艺各具特色。







02

京韵大鼓、西河大鼓




弘扬国风

娓娓动听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等地,表演方式为一人自击鼓板站立说唱,另有3人在左右分持三弦、四胡、琵琶等伴奏。唱腔为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与十字句。由河北省部分地区的木板大鼓演变而来,形成于京津。
西河大鼓起源于河北农村的说唱音乐形式,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清艺人马三峰在“木板大鼓”基础上,吸收了戏曲的声腔,并调整了伴奏乐器(将小三弦改为大三弦,木板改为铁板),最终形成西河大鼓。



03

北京小曲 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北京的一种民间小曲,相传由莲花演化而来。太平歌词约形成于清代初叶。流行于北京城区、郊区。
北京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当时的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人们通过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这些歌曲被称为北京小曲。





                      排版|崔玳滋

                      编辑|崔玳滋

                      图片|曲艺社

                      责编|李帅

                      审核|张京弟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团委宣传部